- 产品点评(382)
- 有图
- 有视频
17mm超广角,虽然不常用,但总可以体会一下超广的乐趣; 恒定4光圈画质较为出色,色彩还原好,尤其对蓝绿色,只要你技术过硬,最大挖掘镜头潜力肯定能满足摄影爱好者的需求。小型化镜身,本人用双肩包携带还算方便;整体做工优秀,至少对得起它的价钱; 遮光罩庞大,是帅气还是另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全开暗角比较大; 广角端畸变略大
俗话说的好;宝贝放错地方就成废物;摄影,其实单不比画质,可以比意境,比创新;我相信很多爱好者大多照片拍下来,都是放在自己电脑里欣赏,顶多也就是放在家里的大屏幕电视过瘾一番,所以不毕老是纠结100%放大怎样,任何任何事在苛刻条件下,既能体现它的优点,同时也能折射出它的不足,任何事情都需要扬长避短。本人有过17-85和17-40共存,17-40和16-35共存的时候,16-35确实好,但是很贵。刚好有个朋友也想要,买来两月损500转手了,因为觉得17-40应经够我用了,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在我两机两机四镜,60D+70-200;5D2+17-40;60D当增距镜用,也省的频繁换镜头。
L头,性价比高,能亮骚,效果也不错,色彩好,锐度也不错,作为挂机头使用我觉得很不错了(本人不打鸟,不打月亮,也不打美女)。
人像、风景兼顾,特别是拍大场面的风景,对于贫民级全幅色友,此头必入!
红圈,但被人说是伪红圈的感觉有点不好。
1、L红圈就是全幅的代名词,只在半幅上出现的缺点都不是缺点。
2、看到N多大师拍片用的都是全幅+此头,看那效果百感交集,人家能拍出,自己努努力也一定能拍出
从事业余级专业摄影爱好者,对追求画质要求较高,因为拥有因此评论,针对此款镜头多少还是写点什么吧,也给后面的使用者一点参考。
做工没得说,17-40覆盖广角和短焦人像。
特别是24、35两个焦段人像模式不错。
小光圈拍风景不错,油润是肯定的,红圈嘛你懂的。
防这个防那个就是不防抖,不过短焦头防抖也就那么回事。
4.0的最大光圈做个风景头还行拍人像就伤不起,高光下颜色偏暖。
不知是镜头原因还是UV镜或机身原因,我的5D3加这个头在17焦段边缘有黑边死角。
17段的畸变是难免的,不过在4.0的光圈下就一般了
尽管缺点多但整体感觉不错,性能对得起这个价格,出门挂机头是不错的。
如能换成16-35的2.8光圈,这支镜头也算牛XX了,不过价格就翻了个倍,你说呢。
如果经济宽裕,还是建议购买16-35 2.8L,价格也就贵一倍,效果相差是几倍。
业余爱好者而言非专业人像,佳能机配上16-35 F2.8L II 和 70-200 F2.8L II 是最佳的效果,风景人像双兼,而经济型的还是17-40 F4L 和 70-200 F4L足矣,中焦段可无,毕竟我们一般人需要的仅有短焦广角和长焦打鸟。试问出门旅游还会背N个镜头吗,不用玩了光器材就能把你累死
多的就不说了,做工良好,内对焦,防尘极好,色彩还原非常好。对焦快准。有人说肉,这是风景头啊! f8户外锐的一比,这就够了! 全幅半幅通吃。价格便宜。对此头人像不满的请买各种定焦,无力吐槽。
有人说无防抖?这是大广角风景头,需要is吗,有is当然好,价格肯定8000。要大光圈?是想虚化风景还是室内风景?这几个条件无关痛痒。17-40真正的软肋是在全幅下的边缘成像,不管是畸变还是色散还是差1635一些,毕竟价格摆在那。
遮光罩太难看,如果c幅用户,恭喜你,可用17-55的ew-83j遮光罩,拉风程度盖过老2470。
今天新入的,测试完,优点一样不缺,爱不释手。不可否认,1740是出好片最多的头之一。红圈狗头的名号就根本是个偏见,别忘了拿烂头拍好片才叫摄影,否则就是**你懂。况且1740就不是狗头。这么好性价比的到哪找?新手升级,热爱风光,必入此头!
色彩还原准确,对焦快,外观也很不错
有时候需要拉近远处的物体时,还是不够
很好的红圈头,大家老说17-40焦段不够,试问哪个厂家会生产出一个人像,长焦等等所有都包括的镜头呢?那他们去哪里赚钱呢?所以,每个镜头总是有他的定位,不可能是鱼与熊掌兼得的情况出现
L级镜头的油润色彩色彩,内对焦安静且迅速,手感舒适,防尘防水滴,和XXB并列作为价格最低廉的L头存在。
变焦环有些太靠里,遮光罩形状比起尼康同类来说过于夸张。
作为主拍风光用的超广角镜头,F2.8大光圈显然是不必要的,F4小光圈的镜头更适合收到F11~F22来使用,还因此大大缩减了镜头的尺寸与重量。色彩很明显带有佳能L头的风格,锐度适中色调舒服,后期处理的余地也很大。总之这是一支面向不盲目追求大光圈的使用者的配置理性的超广角专业镜头。
(1)搭配50D,重量平衡感非常好;(2)做工很精致;(3)买到后,在弱光的餐厅中试拍,在KTV的房间里试拍(搭配了430),结论:在弱光条件下画质非常不错,很满意。(4)买这个头是想拍风景、建筑,应该也可以拍拍人像。
F4?没防抖?这都根本不算缺点,1740没什么缺点,你给我1635,我还觉得浪费呢,1740足够我这个发烧友用了。每个镜头都有它的优点,需要你善于发现和利用!
我的50D和1855配合了两年了,今天(4月30日)终于拿到了盼望已久的1740,4850大洋入手,170大洋的kase UV镜,5020大洋搞定(不带发票),三码合一,当场防伪查询正确。曾几何时,1740在入手之前,没事儿就上网找色友们对1740的评价,即使早就看过多少遍了,还是会忍不住的再看。最后,老婆大人才同意。想对和我曾经一样想买1740但米还不够的朋友说:如果有一天将1740入手了,一定要好好用它,让它因你而出色!
首先,它是一款全画幅镜头:其次,超广角镜头对于大光圈的依赖并不大:其三,包括口径达到了55mm的玻璃铸模非球面镜片(EF系列中最大的)在内3片非球面镜,以及UD玻璃镜片和根据DSLR优化的镀膜处理等出色的做工用料,造就了可靠的成像品质:其四它具备良好的防尘,防潮性能。另外值得称道的还有其远胜于副厂产品的抗眩光能力和出色的近摄能力。
唯一不足的是广角端的桶形畸变
这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产品,这款镜头填补了佳能镜头产品线的断档,而且其价格只相当于EF 16-35mm f/2.8L一半左右的售价,使更多的影友能够一圆拥有L级镜头的梦想。77mm的通用滤镜口径带来了很好的兼容性,轻便的重量优势,使其保有量不断攀升。
我已入了,真的很喜欢,给观望新人意见:入了,不后悔.优点:1.新手都没注意到的优点,内对焦,镜筒无伸缩变焦,加uv以后就密封了,这点太爽,太方便了,不像普通变焦镜伸来缩去,拍完还要收起来,2,对焦距离20厘米左右,可以进距拍很小的物件呢,无对焦压力.3红圈质量不含糊,高贵大方,给半幅机提升了机感,重量适中,外形拉风,半幅上焦段实用,全副享受超广角乐趣。
光圈其实比狗头好多了,狗头很多焦段都是5.6,3.5~4只是个用不到的数字,14 70恒定4,其实比狗头好多,所以新手这点得注意,不要被非红圈的变焦镜让你放弃17 40。2.8光圈的话,镜片都要增大很多,价钱当然不会现在这么便宜了,光圈的问题,还是自己接受吧。说防抖的是找抽,这个焦段还要防抖?24 70,16 35,也没防抖。
先不说成像,说质量.非专业人士对机器的要求是,拉风,实用,17 40是很好的选择,半幅新手想玩玩红圈,想虚荣,第一个选择他没有错,挂机一流,拿在手中有很信任他的质量感,凉凉的金属镜桶。
色彩艳丽,油润,成像效果犀利,很锐,镜头解析度很高 价格实惠,做工优良,样子拉风,红圈圈。
用了半年,就一句话 完美。
没有缺点
有人说F4不够用。敢问你是要用广角头来拍空气切割感的人像么?那你去买定焦吧
这个焦段,用来拍大气的场景,以及基本不追求虚化效果的环境人像,和一些纪实人文题材等。F4完全够用。我不知道你要那么大光圈干嘛?
16-35个人觉得太浪费,买广角本来就不是来追求虚化的。相比之下 在24-70比上105时,我肯定才会选择大光圈 因为这个焦段决定了它需要大光圈。及时它贵
至于说17-40成像肉的人,我真没发现,我只觉得是你自己技术不过关吧。这头不带防抖,手不稳当然容易虚。
至于畸变,是有点,但是那个广角没有畸变?再说说暗角,我觉得挺好,我本来就很喜欢给照片加暗角。
所以
总结就一句话,高性价比的完美红圈,你值得拥有。
1.超广角画面广袤,视觉冲击力强。 2.中心锐度很高,全开光圈也很锐。 3.价格实惠,而且焦段覆盖较广,相比其他超广角用途更多。 4.色彩艳丽,饱和度和反差都很理想,是L头的水准。 5.0.28米的最近对焦距离,1:4的放大倍率拍小物品也得心应手。 6.红圈的做工,手感,镜身结合紧密,对焦环变焦环阻尼适中,转动顺滑。 7.对焦快速安静精准。 8. 77mm滤镜通用性好。 9.小巧轻便,携带和收纳方便。10.APS-C上作为标变,全光圈、全焦段下画质表现优良、稳定,且具备以上大部分优点。
1.广角端边缘画质一般,即使收到f/11的最佳成像光圈也差强人意,色散,细节丢失等问题都很明显。 2.广角17mm端畸变比较明显。 3.暗角比较重。 4.暗光下表现下降明显,不适合室内弱光场合使用。 5.遮光罩难以携带和收纳。 6.密封性不好,易进灰。
如果你是全画幅用户,用5000元不到的价格就能买到一个原厂、红圈的超广角镜头,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作为佳能销量最大的红圈镜头之一,也作为最便宜的红圈镜头之一,这是很可能算得上是佳能的一个良心之作。这个头的优点很明显:超广,焦段,红圈,恒定光圈,中心分辨率,色彩,做工,对焦,等等,但缺点也同样明显:边缘成像,光圈小。APS-C用户使用它当标变也十分合理,画质也令人满意,虽然也饱受光圈不够用,焦段不够广,没防抖等诟病,但它原本的定位就是廉价全画幅超广,我们在给了它一个错误的定位的同时,也对它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也正是因为它是如此万众瞩目,所以它的缺点才被放大得如此明显吧。
色彩特别浓艳,成像特别细腻,线条很锋利,但锐度不够十分极致,对焦速度极速的快,像闪电一样,而且特别宁静,防水防尘特别扎实,做工相当牢!遮光罩太壮门面了,带劲!价格也合适!
没什么缺点,对我来说如果重量再加200克以上更合适,我喜欢压手的感觉!
绝对物超所值,狗头跟它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尤其是基本素质,对焦,手感和做工,和普通镜头截然不同,可以说是个革命性的改变,什么18-135.18-200.跟17-40比根本不叫玩意儿!
最让我喜欢的是基本画质,特别细腻,从没有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感觉,如果不差钱的话,劝大家不要犹豫,就算差钱的话也先存钱,存够再买,用了它保管你不想再用红圈以外的
大家都说这是个最便宜的L镜头,都说制作考究、颜色漂亮、内对焦防尘、对焦安静快速、又广角又红圈,我觉得是这样的。
也有朋友说广角不够、颜色偏暖偏红、锐度不够、没有防抖、40端有点肉、是伪红圈,我感觉不至于吧。唯一的感触是退休养老金不高,买个4580元的镜头攒了一年的零花钱。
非常感谢ZOL的镜头介绍、评测、点评,也非常感谢点评中各位朋友的各种看法意见。一年前退休时买了650D,是看了上述的大量介绍评论,后来买50/1.8,买55-250,最近买下17-40,都是得到ZOL的大量帮助。17-40配在650D上,非常喜欢。习作贴在ZOL论坛上
一支不到 5000 就能买到的超广恒定光圈外加内变焦,加了滤镜之后就成了防水滴防尘,还能奢求什么?恒定光圈虽然只有 4.0,但是拍风景哪里用得到那么大光圈?有人说这支镜头是伪红圈,也有人说它是“红圈里的小痰盂”,但是既然佳能给它 L 镜的身份,成像必然比绝大多数非红圈要好。
经过几天的拍摄下来,的确感觉成像对得起 L 镜的名声。颜色还原真实,锐度控制也很合理。拍风景,个人觉得不需要太考虑焦外;而 0.28 米的最近对焦距离以及 0.28x 的最大放大倍率,在没有带新百微的情况下也能勉强拍一些微距小品。没有防抖问题不算太大,除非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拍摄,不过那样的话,相机允许,上高 ISO 也不成问题。重量控制非常合适,不算太重,但是也没有轻飘飘的感觉。
我能说跑焦是一个缺点吗?买的国行,拍小品的时候发现对焦点处的成像是糊的。不过毕竟这支镜头主打风景拍摄,稍微跑一点我也忍了,这个毕竟不太影响风景拍摄。
不到 5000 的恒定光圈 L 头,全幅上是一个经济实用的超广角,APS-C 上是一支成像优秀的标变。入手不会后悔。
外观:8做工:10功能:8性价比:8
1.做工L级水平,加一片UV就是内变焦,防尘防滴溅,小型化。冲着做工就放弃副厂17 50了;2.焦段感人,用在七弟当标变,基本没有暗角,借朋友的无敌直接超广~F4的光圈够用了,白天收几档锐度不错,夜拍就上架子了;3.大场景的风景 人像、人文纪实都能够胜任~4.对焦迅速 不犹豫,没发现跑焦。
1.遮光罩不好看(蛤蛤蛤整个一花洒);2.广角端畸变说重不太重,说轻就是打脸,不好看;3.F4不太适合拍人像写真什么的...个人感觉吧;4。不知是机身调色问题还是镜头问题,颜色总觉得怪怪的......在用段时间吧...
二手2800在百脑汇收。用的时间较少,所以评价多少有点片面和图样= =(图片过了一点点后期,调色之类的,绝对没有调节畸变!)。总之,没钱入1635的旁友,这个头绝对推荐!经济型!性价比高!看中副厂大光圈17 50 的也可以考虑考虑这支头,我没有原厂情结但还是放弃副厂的1750。考虑入二手会省一些钱~